|
技術文獻
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錨桿支護技術研究發表時間:2024-12-02 15:26 摘 要:分析了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地質和生產條件,提出了 43014 留巷巷道的高預應力強力錨桿一次支護設計;通過提高錨桿強度和剛度、增加其施工中的預緊力,加大護表構件的面積,充分調動了圍巖的自身承載能力。井下實踐表明,高預應力強力錨桿支護,解決了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的大變形難題,支護實踐取得滿意效果。 寺河煤礦位于沁水煤田東南邊緣,2006 年核定礦井生產能力 1080 萬 t/a,井田面積約 230 km 2 ,南北 走向長約 12 km,東西傾斜寬約 23 km,地質儲量 15億 t。現主采 3 號煤層,平均厚度 6.31 m,可采儲量 2.1 億 t。屬于罕見的高瓦斯礦井,瓦斯成為制約礦井產量的關鍵因素。寺河煤礦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 的回采工藝,推進速度快、平均日進 10 m 以上,采動影響很劇烈。由于煤層瓦斯含量很高,為了滿足掘 進、回采、運輸、通風的基本要求,巷道斷面顯著增大,巷道跨度 5.0 m 以上,巷道高度 3.8 m 以上,支護 難度很大 ;需要掘進的回采巷道數量較多,一般達到五條,巷道之間應力疊加,留巷巷道掘進和支護的 難度更高 。 1 原留巷支護的存在問題 目前,寺河煤礦煤巷主要采用錨桿支護形式,提高了巷道支護安全程度,降低了綜合支護成本,取得 了顯著效益 [4-6] 。近幾年來進行著大采高工作面留巷的研究工作,留巷巷道采用二次支護方式(先用普通 支護強度支護巷道,工作面回采后,再用二次加固方式)提高巷道的支護強度。這種留巷方式的主要問題 是:(1)支護強度偏低:頂板采用 Φ 20mm的 BHRB335的螺紋鋼錨桿,幫錨采用 Φ 18mm 的圓鋼錨桿,補強 錨索直徑 15.24 mm,支護材料破斷力都很小,容易發生破斷。(2)二次支護:二次加固巷道圍巖已經局部破 壞,承載能力已大大下降,由于沒有及時有效地主動支護,不能充分利用圍巖自身的承載能力,支護難度 加大,很難抑制巷道的持續破壞。(3)巷道返修量大:受采掘兩次動壓影響巷道變形嚴重,底鼓變形劇烈, 兩幫收斂大,要經多次起底和刷幫才能保證足夠通風,影響回采正常推進。 2 試驗巷道的生產地質概況 4301 工作面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東四盤區首采工作面,西為東四盤區六條集中大巷,南為 33064 巷,其余為未采掘區域。由南向北依此有 43011 和43015 巷,其中 43012、43014 巷為留巷巷道,工作面 西側布置回撤通道,回采巷道、切眼、回撤通道均沿煤層底板掘進。見圖 1。
4301 工作面主采 3 號煤層,埋深平均 438 m,煤厚平均 6.3 m,中部夾 0.1 m 泥巖,見細小縱向方解石 脈。煤層傾角平均 5°,全區穩定可采,單軸抗壓強度21.9MPa;老頂為 2.81 m厚的細粒砂巖,致密堅硬;直 接頂為 13.12 m 厚的粉砂巖,單軸抗壓強度 75.6MPa;偽頂為 0.20 m 厚的炭質泥巖,單軸抗壓強度 35.6MPa。 采用水壓致裂法進行地應力測試結果表明:寺河煤礦 4301 工作面附近最大主應力 13.83MPa,方向 為 N43.2°E,呈北偏東方向;最小主應力 7.16 MPa,方向為 N46.8°W,呈北偏西方向。最大、最小主應力 為近水平主應力。中間主應力為垂直應力 8.68MPa。 3 巷道的數值模擬分析 三條巷道掘進后,圍巖及煤柱內部最大垂直應力為 14 MPa,最大水平應力為 30 MPa,見圖 2- a; 4301 工作面回采后,巷道圍巖及煤柱內部應力呈現非對稱現象。43012 巷與 43013 巷之間煤柱(35 m)內 部最大垂直應力達 52 MPa,分布在工作面往煤柱一側 2m~8m范圍,并往煤柱內部方向逐漸減小;煤柱 內部最大水平應力達 44MPa,見圖 2- b。
43014 巷在掘進期間,巷道變形較小,模擬數據顯示:最大頂板下沉 11 mm,最大底鼓 80 mm,兩幫變 形 46mm。巷道圍巖的破壞區域主要分布在巷道的四周,見圖 3(a),底板破壞程度相對較大,破壞區在 2 m 范圍之內。回采期間,受到劇烈動壓影響,巷道圍巖變形顯著增加,頂板最大下沉 59 mm,最大底鼓 294 mm,靠近 4301 工作面的巷幫移近達 254 mm,遠離4301 工作面的巷幫移近量 129mm。巷道破壞范圍明 顯增大,見圖 3(b),底板破壞范圍達到 4 m,巷幫破壞范圍在 2m~3 m之間,并且靠近 4301 工作面側巷幫 破壞相對嚴重;但是現有煤柱大小和強力錨桿支護強度完全能滿足巷道的安全使用。 4 支護方案設計 通過 FLAC數值模擬進行比較,確定 43014 巷采用樹脂錨固組合強力錨桿支護系統,并且進行錨索 補強。巷道掘進斷面呈矩形,寬度 5.0 m,高度 3.8 m,面積 19.0m 2 。見圖 4。
1)頂板支護:強力錨桿采用 SMG500 材質、桿體Φ22 mm 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筋,長度 2 400 mm,桿尾 螺紋 M24 mm;錨桿排距 1 000 mm,每排 6 根錨桿,間距 900mm;采用兩支樹脂錨固劑進行加長錨固,一支規格為CK2335,另一支規格為Z2360;鉆孔直徑30mm,錨固長度1200mm;W鋼帶規格 BHW- 280- 4- 4800- 6;托板規格 150mm×150mm×10mm;采用菱形網護頂,規格 5200mm×1100mm。采用高強錨索進行補強,直徑 Φ22mm,長度 7 300 mm;采用三支錨固劑進 行加長錨固,一支規格為 CK2335,另兩支規格為Z2360;每排 2 根錨索,間距 2 000 mm,排距 1000 mm;采用 300 mm×300 mm×16 mm高強度可調心托板及配套鎖具。 2)巷幫支護:強力錨桿采用 SMG500 材質、桿體Φ22 mm 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筋,長度 2 000 mm,桿尾 螺紋 M24 mm;錨桿排距 1 000 mm,每排每幫 4 根錨桿,間距 1 000 mm,錨固方式與頂板相同;W 鋼護板規格 400 mm×280 mm×4 mm;采用菱形網護幫,規格 3 600 mm×1 100 mm。錨索采用直徑 Φ22 mm,長度 4 400 mm,錨固方式與頂板相同;每排 2 根錨索,間距 2000mm,排距 1000mm。 3)底板支護:錨桿規格與頂板錨桿參數相同,錨桿排距 1 000 mm,每排 4 根錨桿,間距 4 000(250)mm,錨桿與鉛垂線呈 30°向巷幫打設,其它錨桿與底板垂直打設;首先采用一支規格為 Z2360 的樹脂 錨固劑進行端部錨固,鉆孔直徑 30 mm,錨固長度550 mm,然后灌注水泥漿進行全長錨固,水泥標號 525 號,水灰比 0.5:1;W 鋼護板規格 400 mm×280mm×4 mm,托板規格 150 mm×150 mm×10 mm。見圖 4。 5 現場試驗和礦壓監測強力錨桿一次支護方案在寺河礦 43014 巷試驗后,有效地控制住巷道變形,加快了掘巷速度,提高了安全程度。 5.1 錨桿錨索受力監測 采用測力錨桿監測錨桿受力,采用錨索測力計監測錨索受力。圖 5- a 為頂板錨桿受力監測曲線,圖5- b 為錨索受力監測曲線。
監測結果表明,錨桿受力最大部分基本在第 5、6對應變片的位置,該位置剛好處于錨桿尾部自由段, 說明在增大預緊力的情況下,采用加長錨固技術是合理的。隨著掘進推進,錨桿受力逐步增大,最終穩 定在 150 kN 左右,約為錨桿破斷力的 50 %~60 %,能充分發揮錨桿的有效作用,真正起到主動支護作 用。錨桿受力增長較平穩,說明錨桿初始預緊力較好地控制住了巷道離層和圍巖變形。對于錨索受力,錨 索初期預緊力達到 120kN左右,回采期間錨索最大受力360kN,為錨索破斷力的 67 %;錨索受力增長較 平穩,說明支護強度安全可靠,能夠及時地控制巷道圍巖微裂隙的張開和新裂紋的產生。
5.2 巷道表面圍巖監測 見圖 6,圖中數據為回采前后巷道的位移。從圖中曲線變化趨勢講,試驗段巷道在超前壓力影響段和采空區壓力影響段,兩幫位移較平緩,并且達到一定值后區域穩定,兩幫位移量最大為 597mm。底鼓在滯后工作面 50 m范圍內還不明顯;但在滯后 50m~350 m之間的某個時間段,底鼓量突然增大,并且底鼓較大、接近 450 mm;在同一巷道的其它地段,底鼓能達 1.5 m。但是目前,43014 工作面已經進入末采階段,巷道基本穩定,底鼓不再增加,說明強力錨桿支護可以很好控制巷道變形。 6 結束語 (1)從整體支護講,強力錨桿配合鋼帶支護的能力大大增強,經對巷道綜合監測,巷道頂板下沉量、兩幫收斂量、巷道底鼓量均控制在設計范圍內,確保了巷道支護的可靠性,保證了礦井的安全生產。(2)從局部支護講,采用 W鋼護板護幫,施加在錨桿上的預緊力更容易通過 W鋼護板擴散到煤體深部。由于 W鋼護板便于貼幫,增大了護表面積,可適應巷道的較大變形。(3)強力錨桿一次支護技術用于 43014 巷后,巷道變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兩幫變形控制在 600 mm以內,頂板基本沒有下沉;并且留巷巷道避免了服務期間內的大面積維修,生產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