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文獻
鉆頭刃磨方法發表時間:2019-02-08 13:11 生產實習課是技工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在鉗工生產實習技能訓練中,鉆頭的刃磨又是一項最基本的課題。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工作稱為鉆孔,在鉗工的機械加工中鉆孔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作為一名優秀的鉗工,必須掌握好鉆頭刃磨的方法。 標準麻花鉆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鉆孔工具,它的結構簡單,刃磨方便,但要把它真正刃磨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刃磨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掌握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鉆孔的主要工具是鉆頭。標準麻花鉆由柄部、頸部、工作部分三大部分組成。柄部是用來裝夾和傳遞動力的,一般情況下,直徑小于%O13毫米的鉆頭將其制成直柄,而直柄鉆頭沒有明顯的頸部,將鉆頭的直徑、商標等直接刻在柄部。而直徑大于%O13毫米的鉆頭一般制成錐柄。頸部是柄部和工作部分的連接部分,也是為磨削鉆頭時供砂輪退刀用的,鉆頭本身的直徑、材料和商標等也刻印在頸部。工作部分又分為導向和切削兩部分,導向部分用來保持麻花鉆工作時的正確方向,在鉆頭重新刃磨時,導向部分逐漸變為切削部分而投入工作。切削部分是鉆頭的關鍵部分,它是由五條刃、六個主要面、十個主要角度組成的。在鉆削時鉆頭是在半封閉狀態下進行切削的,轉速高,切削量大,排屑較困難,所以給鉆頭的刃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頂角為118°±2°;2.邊緣處的后角為10°~14°(直徑小于15mm);3.橫刃斜角為50°~55°;4.兩個主切削刃的長度以及和鉆心軸線組成的兩個角度應相等;5.兩主后面要光滑。以上五點是刃磨好鉆頭必須掌握的。為了讓學生弄清鉆頭的各切削角度,實習指導教師可先介紹五刃、六面在切削中是如何工作又是如何起作用的道理,然后講授鉆頭的各切削角度及其幾何形狀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刃磨示范中要邊講邊磨,首先介紹刃磨鉆頭時砂輪粒度的級別,砂輪轉速,旋轉的平穩程度及刃磨時對冷卻水的要求,接著演示刃磨時雙手如何握鉆頭,起磨時人與砂輪的相對位置和兩手的配合,讓學生自己體會正確的把握鉆頭,使其繞軸線由下向上轉動刃磨時的感覺。最后指出鉆頭的主要切削角度是在刃磨各理想的幾何形狀時自然形成的。 在刃磨示范中,主要動作是將鉆頭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輪水平處先接觸砂輪,右手緩慢的使鉆頭以接觸點為圓心,自上而下轉動,同時施加適當的壓力,左手配合右手做緩慢的下壓運動,刃磨壓力逐漸加大,其下壓的速度及其幅度根據后角大小要求而變化。刃磨時兩手動作的配合要協調自然,鉆頭兩后面要經常輪換,直接達到刃磨要求。在講授鉆頭刃磨時,應反復強調有些學生刃磨的鉆頭其幾何形狀和切削角度都不正確,然而卻可以進行鉆削加工。其原因是鉆頭本身的材質較硬,加上鉆頭麻花型的結構,通過旋轉運動,可以完成一般的鉆孔加工,但在鉆孔的速度、精度、粗糙度和鉆頭的使用壽命等方面,與標準鉆頭的鉆削相差甚遠。教授刃磨鉆頭后角中,應告誡學生:刃磨后刀面時鉆頭的水平方向切不可低于砂輪的中心線,否則兩主切削刃后角變大,在鉆削中擠刮嚴重,不利于切削,同時,為使后刀面磨圓滑,雙手要相互配合好,做弧形運動一次磨成,不能有相交痕跡。磨短橫刃是改良標準麻花鉆的一大優點。針對許多學生不知如何刃磨,教師應在砂輪上把修磨方法一步步的做給學生看。將磨好了的鉆頭在砂輪平面和端面交線處,按傾斜約15°夾角的形式修磨橫刃處,使之形成內刃,修磨時用力要輕,位置要準,要反復轉動鉆頭,兩邊對稱的修磨,并控制好對稱度和橫刃寬度。在實習過程中,會經常發現一部分學生為了急于磨出橫刃的55°斜角而不顧后刀面和前角的正確角度,結果不但橫刃斜角磨得不對,連鉆頭其他部分的形狀也面目全非了。理論和實踐證明,修磨橫刃是極為先進的好方法,所以對其應強調再三,要求學生一定掌握好。橫刃磨短了,橫刃處的內刃就形成了,鉆孔時不發生抖動,定心穩,孔徑和孔距均易達到要求,這是十分重要的經驗總結。在教授磨鉆頭頂角時,學生開始對118°的角度缺乏概念和明確的標準。最好的辦法是要學生每人制作一塊角度樣板,將刃磨的頂角與樣板進行對照,久而久之頂角的標準概念就會在腦海中形成,為以后的目測法打好基礎。 只有少磨多看,多分析、多理解,理論才會慢慢地指導實踐。少磨,就是在不得要領時少磨、甚至不磨。這樣可以節約盲目刃磨產生的浪費,也可以潛心研究一番如何磨。多看,就是看書本上的知識、圖解,看教師的刃磨動作,看刃磨好的合格的標準麻花鉆,看各種有刃磨缺陷的麻花鉆。靜心地看,用心地看,這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以上方法的教授,我校鉗工專業的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好鉆頭刃磨的要領。在歷屆的技能等級鑒定中由于鉆頭刃磨較好,孔徑和孔距的控制方面均達到了滿意的效果,同時也為學生的生產實習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