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支護
1013切眼及上、下口斷面大,錨桿的錨固范圍較小,對錨固區外的圍巖變形起不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很容易引起頂板錨固區外的煤體膨脹和離層,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頂板大面積冒落,因此需要加強支護,目前常用小孔徑預應力錨索加強支護,根據頂板圍巖賦存條件,確定采用錨索加強支護,錨索段長8m,鋼絞線長8.3m,每2排錨桿安裝兩套錨索,每套錨索配樹脂藥卷K2550一支和Z2550兩支,如圖1所示。
幫錨桿支護方式的選擇
由于幫錨桿要求錨固力60kN可以滿足支護需要,所以采用Φ20*2400mm的高強錨桿,根據現場情況間距900mm,排距800mm,使用樹脂錨固劑加長錨固,Z2550藥卷各二支。另外皮帶、塑網聯合支護,初錨力不小于200N?m,錨固力不小于60kN。
施工方法及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切眼跨度8.5m,采用“導硐、刷大”和“鉆爆”施工方法,先施工寬4.0m的巷道,貫通后再刷大煤壁側至設計斷面。
施工順序:打眼放炮??臨時支護??打頂部錨桿??鋪金屬網??安M型鋼帶??上錨桿托盤??擰緊螺母至規定扭矩。
幫錨桿施工順序類似頂錨桿。
具體技術措施如下:
掏槽眼應布置在中下部,頂眼距離頂板不小于500mm,控制裝藥量爆破,盡量減少對頂板的震動破壞,風鎬找至設計尺寸。
每次放炮的深度為800mm,放炮后及時支護,錨桿夠一排打一排,減少頂板的暴露時間,充分發揮圍巖的自穩能力。
嚴格按程序打眼、安裝錨桿、網及鋼帶,打眼至設計深度,并且眼要直,不出現臺階,安裝樹脂藥卷順序不能顛倒,攪拌(15~20s)和等待(20~30s)時間要充分。
Φ20mm的錨桿配Φ25mm的樹脂藥卷和Φ28mm的鉆頭,實現錨桿鉆孔、樹脂藥卷和錨桿的三徑匹配,達到最佳錨固效果。
導硐為老塘側,刷大為煤壁側,合理安排刷大安裝時間,盡可能減少頂板的下沉,有力于工作面的安裝。
切眼刷大時,導硐側架設一梁三柱的走向棚管理頂板,梁為1m的絞接頂梁,支柱為DWX45/110單體液壓支柱。設專人管理走向棚,保證支柱正規有勁,觀察頂板來壓情況,及時給支柱補液,確保初撐力不小于9MPa。
巷道刷大只能放松動炮,減少對導硐側巷道及頂板的破壞;刷大側鋼帶、錨索與導硐側鋼帶、錨索平行布置;錨索預應力為40MPa。
幫錨桿為Φ20*2400mm的高強錨桿,保證初錨力不小于200N?m。
經濟效益分析
⑴提高巷道支護質量,有利于安全生產
錨桿支護為主動支護,能有效地控制圍巖的變形,變荷載為承載體,通過組合、懸吊、強化等作用來組合強化圍巖;控制頂板下沉離層,巷道穩定性高,修復量小,有利于安全生產。
⑵降低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
錨桿支護重量輕,易操作,運輸量小,提高了機械化程度;尤其在切眼安裝,操作簡單,減少了回棚工序,增大了切眼的有效空間,保證了切眼快速安全安裝。有利于工作面快速推進,實現高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