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頭在實際應用中,大致可分為麻花鉆、深孔鉆、擴孔鉆、空心鉆、沖擊鉆頭等。雖然它是一種結構簡單的鉆削工具,但由于其種類繁多,直徑范圍大,作業過程中散熱及排屑條件差,刀刃的磨損快,為節約能源,經常需要對鉆頭的刃口進行修磨。所以這就給鉆頭修復進行機械化作業帶來諸多不便。通常人們一般多采用手工刃磨的方法來完成,只有批量生產的才用鉆頭刃磨機來進行刃磨。盡管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手工刃磨的方法進行方便快捷、省力、省功。然而要掌握好鉆頭的刃磨的要領和技巧,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一些工人干了十幾年,還是掌握不了刃磨的方法和技巧,更何況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工人,他們急待掌握這門刃磨技術要領和關鍵的技能技巧問題。
一、鉆頭的幾何角度的變化
鉆頭的幾何角度決定了鉆頭的工作效率及作業質量,不能保證其
幾何角度,甚至就無法使用,這里主要以標準麻花鉆加以說明,鉆頭的結構與主要幾何角度。
在鉆頭的修復過程中,要保證的鉆頭主要幾何角度及容易出現的問題:
鋒角是兩主切削刃的夾角,標準麻花鉆的鋒角一般為118°±2°。刃磨最容易出現的主切削刃磨不直、不對稱、頂角不一樣大的問題。
主后角是主切削刃上任一點的后角,是這一點的切削平面與后面之間的夾角,鉆頭的后角沿主切削刃是變化的,外圓處的后角一般在8°-10°,越靠近鉆頭中心處后角越大,這是因為鉆頭的前角有相反的變化,在接近鉆頭中心處后角為20°-25°,魔主后面時后角容易磨成零度。
橫刃斜角-橫刃與切削刃在垂直于鉆軸的端面內的投影所夾的角一般為50°-55°,刃磨時可能把橫刃磨長和短,以至于角度也發生改變。
麻花鉆的前角、主偏角和刃傾角和橫刃的切削角度。這幾個角度盡管也比較重要,但只要磨好上面幾個角度,它們一般就可以得到保證。
二.手工刃磨的技巧
前面介紹了鉆頭的幾何參數,要保證這些幾何參數,必須掌握鉆頭的刃磨方法。
(一)刃磨前的準備―修磨砂輪
【口訣】砂輪要求不特殊,通用砂輪就滿足。
外圓輪側修平整,圓角可小月牙弧。
也就說修磨鉆頭對砂輪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砂輪外圓輪側要平整、圓角只要有個小小的圓弧,但圓弧半徑R值不能太大就可以了。
(二).磨直刃及主后角(圖3)
【口訣】鉆刃擺平輪面靠,鉆軸斜放出鋒角。
由刃向背磨后面,上下擺動尾別翹。
1.鉆刃擺平輪面靠:
開始刃磨,鉆頭接觸砂輪,右手握住鉆頭前端某個固定的部位做定位支點,左手將鉆尾上下擺動,同時先要將鉆頭的主切削刃與砂輪面放置在一個水平面上,保證刃口接觸砂輪面時,整個刃都要磨到。位置擺好再慢慢往砂輪面上靠,以保證外刃后角的大小。
2.鉆軸斜放出鋒角:
鉆頭軸線要與砂輪面斜出約60°。 也就是鉆頭的鋒角此時的角度不對,將直接影響鉆頭頂角的大小及主切削刃的形狀和橫刃斜角。鉆頭軸心線與砂輪表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取約60°即可。要注意鉆頭刃磨前相對的水平位置和角度位置,二者要統籌兼顧,不要為了擺平刃口而忽略了擺好度角,或為了擺好角度而忽略了擺平刃口。
3.由刃向背磨后面:
刃口接觸砂輪后,要從主切削刃往后面磨,也就是從鉆頭的刃口先開始接觸砂輪,而后沿著整個后刀面緩慢往下磨。鉆頭切入時可輕輕接觸砂輪,先進行較少量的刃磨,并注意觀察火花的均勻性,及時調整手上壓力大小,還要注意鉆頭的冷卻,不能讓其磨過火,造成刃口變色,而至刃口退火。發現刃口溫度高時,要及時將鉆頭冷卻。
4.上下擺動尾別翹:
鉆頭擺動時不得高出水平面,是防止磨出負后角。這是一個標準的鉆頭磨削動作,主切削刃在砂輪上要上下扭動,也就是握鉆頭前部的右手要均勻地將鉆頭在砂輪面上上下扭動。而握柄部的左手卻是跟隨主軸做一個向下弧型擺動,這樣尾柄自然就不會往上翹了,更不能高翹于砂輪水平中心線以上,這是刃磨鉆頭技能技巧最關鍵的一步,鉆頭磨得好與壞,與此有很大的關系。當切削刃即將磨好成型時,注意魔削不可由刃背向后方向進行,以免刃口退火。
刃磨出一個合格的標準麻花鉆也并不是很難的。刃磨時只要保證頂角、橫刃斜角以及兩主切削長短相等,使鉆頭在鉆孔過程中切削輕快,排屑正常。通過鉆孔測試可以看出鉆頭刃磨的質量好壞。主切削長短相等鉆孔時兩側排屑均勻,主后面角度合適切削輕快、流暢,孔徑也不會擴大。過小后角的鉆頭在鉆削時軸向力很大,不易切入,鉆頭發熱嚴重,無法鉆削。當然,磨鉆頭沒有一定的定式,這都需要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經驗,通過比較、多分析、觀察、反復試驗,掌握刃磨的要領和技巧,定會把鉆頭磨得更好。
以上所述,只要掌握好要領和技巧,研磨精準、快速,就能大大節省成本,提高使用效益,也就隨著提高鉆削作業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