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國煤礦安全基礎建設推進大會上,國家提出了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并重的煤礦發展要求,大力發展和推進煤礦“四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推進智慧礦山建設步伐,智慧礦山的建設,不但提高了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還有力地推進了煤炭工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
1 煤礦基礎平臺建設
煤礦在融入新型智能化技術過程中,需要對以下2個方面引起重視,以下主要是針對煤礦基礎平臺建設進行介紹。
2 智慧煤礦基礎
意識決定行為,理念引領行動,智慧煤礦建設是近年煤炭行業提出的一種新發展理念,是指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跟煤礦開采技術進行融合,從而讓其形成具有全面感知、自助分析等功能的智慧系統。在使用系統的時候,其可以對煤礦開采、運通、安全等方面產生影響。開發智慧煤礦目標就是為了能夠讓煤礦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然后通過智能化技術運行,從而開啟科學綠色產業發展模式。對于智慧煤礦基礎建設,其主要解決以下這3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要解決數字煤礦異構數據統一表達方式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對煤礦多源數據進行信息動態關聯;第二個方面,要能夠對復雜環境當中開采系統機理和設備路徑進行理論基礎創新;第三個方面,要能夠針對礦井機械設備系統健康正常運行情況進行預測和維護。智慧煤礦平臺基礎建設離不開上面這些方面,因此,這三方面也會成為以后工作研究重點。
3 智慧煤礦平臺建設
智慧煤礦所擁有的功能需要符合現實情況和煤礦發展需要,進行智慧煤礦平臺建設,主要是針對以下這些智能系統進行設計。
煤礦多系統綜合管理操作平臺其主要是面向礦山建設,它所擁有的功能非常強大,包括信息感知、傳感器和智能設備等。通過綜合管理平臺操作,可以對應用業務邏輯進行分析,也可以進行智能生產和設備人員管理應用模塊建設。通過系統,還可以構造智慧礦山骨架,可以全方位地覆蓋礦山每一個環節,讓礦山工作變得更加透明。同時,還可以解決礦山智慧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象常見數據存儲割裂、資源混亂等問題,其可以對生產過程實行自動化安全監督,還可以進行信息管理,這些對于礦井管理決策科學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建設管理操作平臺時候,其平臺是應該具備以下這些功能和特性。
第一,平臺需要具有全面數據標準化。所有進入操作平臺中的數據,應該使用統一標準格式,數據可以用同一種格式來進行交換或者存儲。通過這樣的手段,數據在交流互通當中就不會存在障礙。
第二,平臺需要具備統一數據存儲方案。所有監測數據都要使用統一存儲方案,數據存儲、查詢性能在統一存儲方案當中能夠得到保障,也可以方便數據人員對數據進行合理科學的管理,可以充分地避免數據出現資源混亂問題。
第三,平臺需要具備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穩定性。在傳輸數據的時候,其要有很強的實時性,能夠解決一些數據延遲問題。而且,這個功能對于決策來說也會比較有效果。其所需要穩定性,是為了解決通信不穩定問題。只有穩定下來,才能夠讓智能系統長時間運行。
第四,平臺需要具備組態化可配置。適當在操作系統前后端架設全面組態化開發,要能夠支持應用和業務邏輯快速組態化,而且,要能夠在配置中心進行統一配置。
第五,平臺需要可以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支持數據接入和全維度管理,能夠與大數據平臺保持高效性聯系,可以支撐大數據技術應用,數據應該可視化。
第六,平臺需要具備開放性。要能夠支持多種開采設備應用和部署,可以運用在各種領域,也能夠跟其他更先進智能裝備對接。
4 智能化開采關鍵核心技術
智能化開采是現在煤礦建設中一個核心環節。其中涉及關鍵核心技術,對于煤炭智能化開采非常重要,以下就針對其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進行介紹。
4.1 精確定位導航
在開采工作進行之前也需要配備地下開采機器和設備。而且,這些地下開采設備要有定位和導航功能。煤炭在開采過程當中,要沿著規劃路線進行推進,要有一個準確測量的設備,可以對煤炭空間位置和運行軌跡進行測定。同時,煤礦本身就是有封閉性和復雜電磁影響,所以,在開采過程當中,需要借助導航信號,才能快速地對位置進行確定;在開采過程當中,可以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來導航。
4.2 傳感系統
地下開采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如果沒有感知系統,想要實行智能決策控制是比較不容易的。在以前開采工作當中,都喜歡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圖,但是這個設備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現實需要。特別是在一些比較潮濕、電磁影響比較大的環境情況下,這項技術就不能夠使用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新型技術。象地質雷達探測、激光掃描點云等。但是,應用這些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象在開采之前近距離高精度透探測技術相對不成熟。
4.3 大規模復雜系統數據分析
礦山生產系統本身就比較復雜。在其運行過程當中,會產生了很多數據,目前由于技術制約問題,缺乏有效的手段和解決辦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也沒有辦法得知開采數據之間是否存在關聯規律。其在未來還有很多核心技術需要突破。技術突破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一是多層次多種類數據分析。二是自主感知信息匹配和自動制定應對策略系統。三是根據視頻內容進行識別分析處理平臺。四是對礦山進行監測和生產過程數據能否進行融合和發現新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逐一去研究解決。
4.4 智能決策控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化煤礦建設,就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用人,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對煤礦生產規律的認知和保障安全生產的能力。所以,相關采煤裝備和智能化水平需要不斷提高。但是,由于煤礦自然條件的特殊性,不可控因素很多,象在開采過程中,水文地質條件、地質構造情況、頂底板圍巖等都會出現很大變化,這些對于煤炭安全高效開采工作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煤炭建設平臺還是要不斷進行完善,相關理論需要不斷進行拓展,象灰度理論,圖像識別等方法需要進行研究,同時,在實踐當中進行改進,這樣,才能夠在未來實現智能控制決策的目的。
4.5 設備群網絡化協同控制
大家都知道,很多礦井都是利用無線網或者是以太網,在通信時候,會存在一些障礙,而且,這些網絡承載能力比較差。因此,現在已經提出了一網到底的網絡構架模式,但是,數據傳輸數量在不斷增加,這項技術還不能真正落實到每個環節。在未來,還應該對其5 G標準下高速通信網絡進行建設,還需要對互聯網+數字化礦山技術進行更新,還有很多環節需要不斷更新和改進。
5 結語
煤礦“四化”建設是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特別是機器人、智能礦山應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煤炭行業的一次技術革命,也是煤炭行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要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加快“四化”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化信息化應用,通過系統融合和數據挖掘,充分總結現有數字礦山、區域自動化成果和經驗,積極探索建設智慧礦山建設,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推動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